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!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,请使用这些浏览器。
chrome
Firefox

工具栏

充电路线败给中企?左右为难的马斯克,把裁掉的员工又请了回去

马克斯吃起了后悔药!

起因是就在4月底,马斯克以手起刀落的架势对特斯拉超充部门进行了“一锅端”的裁员,整个部门大约500人全部丢了工作,包括任职6年的全球超充高级总监丽贝卡.蒂努奇,业界为之震惊。

然而这还没过多久,马斯克就啪啪地自己打脸了。

他又请回了被解雇的超充团队的部分成员,包括丽贝卡.蒂努奇的下属北美地区充电总监马克斯.德泽格尔。

马斯克这次裁员似乎裁到了大动脉,他为何又突然反悔了?我们就来扒一扒吧。

特斯拉解散超充团队

今年一季度,马斯克过得比较艰难,特斯拉的交付量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第一次跌到了40万辆以下,与去年一季度相比,交付量减少了8.5%。

为扭转局面,特斯拉急需进行降本增效,改善财务状况,于是开启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裁员,据称裁员目标是10%,大约1.4万人会受此影响。

对于此次裁员,马克斯曾在一封给高管的电子邮件里明确指出:“特斯拉需要在员工人数和成本消减方面保持绝对硬核。”

硬核的结果就是他几乎一手解散了整个超充团队,理由是他认为超充团队负责人丽贝卡.蒂努奇没有完成大规模的裁员计划。

他这一刀砍下去,特斯拉的股价就坐上了过山车,跌了5.6%,一夜之间市值蒸发2487亿元。

超充网络沦为鸡肋?

对于马斯克为啥裁撤整个超充部门,有猜测是因为技术进展不及预期,而且盈利情况也不太理想。

具体来说,就是特斯拉的这个超充部门活干得不到位。

所谓的超充,我们可以理解成“快速充电”,为了解决纯电车的充电慢问题,现在的主要路径有三个:

一是大电压,就是现在比较主流的800v高压快充,华为比亚迪、理想、小鹏长城等11家车企还搞了个超充联盟,走的就是大电压路线。

二是换电,蔚来就是采取的这种方式,现在也和奇瑞长安吉列,拉上国家电网整了个换电联盟。

第三个就是大电流快充,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在搞这个,因为大电流的发热量很高,所以对充电设备要求很高,所以特斯拉搞的是充电线液冷方案,比亚迪推出的是双枪快充方案。

其结果就是特斯拉做出了地表最强400v充电,但这个需要专属充电桩,否则客户的体验感就要大打折扣。

这么多年来,特斯拉为美国电动车充电网络的建设出了大力,它铺设了北美74%的高速充电桩,建成了美国覆盖面最广、营运能力最强的充电网络。

但是目前的超充对于特斯拉来说却似乎有点鸡肋了,因为这项业务的利润微薄。

原因是特拉斯的充电网络只能自己用,跟别人的不兼容。

首先,因为技术路线不一样,所以特斯拉汽车很挑桩,如果想体验大电流快充,就只能用特斯拉自己的充电桩。

其次,其它品牌的车用特斯拉的充电桩也实现不了超级快充,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,倒是有办法,但是不划算。

如果整车电压平台要升到800v,系统总成本就要增加10%-20%,一根高压充电桩的成本将上升到20-40万元,另外还需要大量的后期维护和人力成本。

这可能都将成为特斯拉的财务负担。

曾有分析师进行了测算,如果特斯拉在2030年前把超充网络的利用率稳定到8.8%左右,其他汽车品牌的充电客户也能为特斯拉的“非汽车营收”增加约52亿美元,但是每股收益可能也只增加15美分。

所以虽然特斯拉经营着全美最大的超充网络,但是获利不多。

另外,作为特斯拉看重的中国市场,800V高压快充已经成了主流方案,在大面积的铺设充电桩。

据统计,截至2024年4月,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到961万台,同比增长了57.8%。

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,很可能决定未来全球的充电技术路线发展方向。

这些都让特斯拉继续在超充网络建设方面大笔砸钱的信心受损。

左右为难的特斯拉

但是现在让马斯克放手超充网络的建设,他似乎也不太甘心。

5月10日马斯克又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,今年特斯拉将投入5亿元美元(约36亿人民币)扩展起超充网络,并新建数千座充电站。

为此特斯拉又重新聘用了被解雇的部分超充团队成员。

这一反复,说明马斯克真的有些后悔了,他想及时止损却不甘心,或者就是市场环境让他不敢彻底放弃这块业务。

比如一个原因是美国消费者能否接受纯电电车的关键一环,在于特斯拉的充电布局。

毕竟目前北美市场的电动车售价相对较高,充电设施也不能算很完备,所以电动车的渗透率进展缓慢。

如果这一裁撤真的落地,对于美国电动车的发展可谓是“重创”。

底特律的一些汽车品牌曾明确表示将采用特斯拉的NACS充电标准,这意味这特斯拉的充电标准将成为北美充电的行业标准。

如果特斯拉削减在超充领域的投资,不再保持领先地位,极有可能会拖北美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后腿。

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如果特斯拉退出超充网络的竞争,那特斯拉就不得不屈从别人的标准,这对于一向以开创者自居的品牌形象来说,是一个重大打击。

在中国市场,充电桩将升级到800v,超充作为缓解里程焦虑最佳技术路径之一,前景广阔,各家车企都在摩拳擦掌。

甚至就连梅赛德斯奔驰宝马,都计划到2026年底,超级充电站数量最少要达到1000座,落地超充电桩约7000个。

沃尔沃路特斯极星捷豹路虎和闪电速能科技等也发起成立了“中国充电联盟闪充委员会”,共同建设大功率超快充网络。

这时如果特斯拉完全裁撤超充团队,大概就只能屈从于中国车企的技术标准了。

而且在美国,竞争对手对特斯拉裁掉超充团队也表现得很兴奋。

比如石油公司的电动车充电部们BP Pulse就明确表示将加快争抢增量市场的机会,争抢的就是特斯拉“丢掉的”那些合作伙伴。

充电桩公司EVgo的首席执行官Badar Khan就说得非常直接:“公司渴望吸纳(前)特斯拉的员工,并正在与被搁置建设的场地展开谈判。”

毕竟特斯拉就是北美地区电动车行业的标杆,彭博新能源财经就预测,到2030年,特斯拉的充电服务每年的收入可达到74亿美元。

这块对马斯克显得优先鸡肋的业务,在其他竞争对手眼里却可能是一块大蛋糕,特斯拉如果现在放弃了,未来就可能被别人卡脖子。

所以就连无所不能的神人马斯克,现在也很纠结。

写在最后:

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特斯拉仍将投入建设超充网络,只是扩张速度将减缓,结合特斯拉对于裁撤超充团队的出尔反尔,可以看出马斯克的左右为难。

纯电动车的补能路径上,中国车企大都采用了换电和大电压的方式,而特斯拉采用了大电流的方式。

现阶段看来特斯拉的大电流方式似乎落了下风,但是如果放弃,那特斯拉苦心经营了那么多年的成果将付诸东流。

同样的道理,蔚来的换电模式会赢吗?如果不行,前期的投资会不会血本无归?

大多数中企采用的大电压就一定能胜过特斯拉的大电流快充吗?还是说这几种模式未来有可能并存?

内容由作者提供,不代表易车立场

收藏

收藏成功 !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

猜你想看

+加载更多

活动推荐

广告
  • 奖 
  • 抢 
  • 奖 

相关车型

CopyRight © 2000-2023 BitAuto,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   购车咨询:4000-168-168 (周一至周日 9:00 – 21:00) 法定假日除外